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厅字〔2021〕40号)和省发改委、省粮储局关于做好节粮减损工作的有关通知精神。各区各单位积极落实《厦门市粮食节约工作计划》、推动全市粮食节约减损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总通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机制
各区、各相关单位按照上级要求,稳步推进节粮减损工作部署。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组织起草厦门市地方标准草案《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管理规范》,为全市机关食堂规范化管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供技术支撑。抓好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及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通过设立“文明监督台”与引进油水分离装置,提高机关节粮节能宣传力度,有效推动公共机构节粮节能工作常态化。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为全面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餐饮行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经营行为,引导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工作,提醒消费者合理、节约用餐。
思明区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弘扬节约光荣风尚,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的部署要求,严格对照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标准,扎实推进粮食安全各项工作。湖里区将节粮减损作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提高政治站位、完善协调机制,扎实推进节粮减损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海沧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相关工作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印发工作要点,明确责任单位的年度任务要求,扎实推进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工作。
二、多措并举,推进节粮减损工作
(一)提升科技储粮、加强仓储管理
市储备粮集团彻落实“藏粮于技”要求,通过不断改善储粮条件、改进技术和加强管理,减少粮食的保管损耗。一是推进科技储粮助力提质增效。推广应用制冷控温技术,为仓房配备仓储专用空调进行控温管理;推广应用气调储粮技术,采用充氮气调绿色储粮技术防治虫害;应用非化学药剂防治技术,积极采用灯光诱杀、惰性粉、气溶胶等无公害储粮防治措施开展粮食防虫治虫工作。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延缓粮食品质劣变,抑制粮食虫害滋生,降低粮食熏蒸率,提升绿色储粮效益,降低仓储环节损耗。二是推进“科保”课题攻关项目研究及应用。通过开展“科保”课题项目攻关活动,不断推进现代储粮新技术应用,探索科学保粮和节粮减损的新途径、新方法,助力粮食保管提质增效。三是加强仓储日常管理促进减损。持续提升仓储管理规范化水平,通过健全工作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完善工作标准、应用先进技术、推动智慧监管等方式,不断完善机制建设。严格落实四级查仓制度,对照问题清单逐一整改,及时消除储粮隐患,杜绝发热、霉变等坏粮事故发生。严把储备粮入库来粮预检、到站初检和满仓复检三道程序,注重加强库存粮油的日常品质检测,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档案,精准监控每间储粮的质量和品质变化情况。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提升保粮队伍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充分运用智慧闽粮系统、储粮害虫AI无线检测技术,提高各库点粮食质量检验能力和质量安全管控水平,为节粮减损和安全储粮科技“赋能”。
(二)强化农业生产环节节约减损
集美区推广良种水稻和高标准农田,鼓励农户开展水稻机械化插秧进一步节约水稻生产用种。同安区积极推进农业节约用种,加快选育节种宜机品种,突出高产高效、多抗广适、低损收获的品种特性,推广应用智能绿色高效收获机械。翔安区严控农资质量,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保障春耕生产。依托福建省农资监管信息平台,推进农资追溯系统建设,确保农资质量可追溯、风险可管控。
(三)加大节粮减损科技投入
市科技局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产学研合作,开展节粮减损科技创新,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培训农民种植技术,开展政策宣讲、技术开展新型农民培训、科普和健康培训。联合市农业农村局探索支持农作物种子种苗领域的“长周期项目”,优化种子特性,促进粮食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从生产端助力节粮减损工作。
(四)强化消费环节监督管理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多环节组合,持续抓好对餐饮浪费行为的监督检查和对违法行为的惩戒。一是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将反餐饮浪费与餐饮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同步开展,以经营外卖、婚宴、商务宴请、自助餐的餐饮服务单位为重点,严查食品浪费行为。二是压紧压实订餐平台主体责任,规范外卖行为,治理诱导过度消费行为,贯彻落实防范外卖食品浪费的指导意见,倡导平台探索建立对商家的正向激励制度。三是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融入日常监督,今后在对餐饮单位进行日常监管时,同步检查餐饮单位反餐饮浪费的落实情况。
(五)保障惠农政策和涉粮资金落实到位
市财政局保障各类补贴资金及做好预算工作,稳定种粮农民收入,有效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及时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落实扶持粮食生产六条措施,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管护、农田小型水利设施等工程进行补助,鼓励水稻机械化生产,鼓励撂荒地复耕种粮,让农民种粮多获利、多得利。支持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稳步提升地方粮食储备保障力度。安排粮食风险基金1.5亿元,用于储备粮保管费用、贷款利息和轮换费用补贴等。
同安区加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力度,推广应用智能绿色高效收获机械,截至2025年6月末,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已受理申请180份,补贴机具191台,受益户数171户,总补资金34.655万元。
(六)加强节粮减损教育宣传
市委文明办扎实开展文明餐桌行动,有序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等文明行动,持续筑牢节约粮食意识,不断深化节粮行动。一是开展文明餐桌专项提升行动,制定印发《2025年“鹭岛文明 向新而行”厦门市第十一个市民文明行为示范月活动方案》(厦文明〔2025〕14号),部署开展“文明用餐、节俭惜福”文明餐桌等行动;二是深化节粮减损文明创建,把“开展文明餐桌和光盘行动”等纳入精神文明创建考评内容,联合创建办、市场监管、文旅等部门开展专项督察,对发现问题进行通报、责令整改;三是加强文明餐桌宣传引导,在《厦门日报》开设“文明餐桌行动”专栏,挖掘全市各级各部门促进餐饮节约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设计推出一批公益广告、标语口号,在全市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建筑围挡、食堂餐厅等广泛刊播展示,共同营造珍惜粮食的良好社会氛围。
市妇联广泛发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以家庭文明建设和美丽庭院建设为抓手,面向全市城乡家庭开展节粮减损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从倡导节约粮食、开展光盘行动、厉行勤俭节约等生活点滴出发,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良好社会氛围。
团市委充分发挥各级团员青年的先锋带头作用,积极开展节粮减损相关内容宣传活动。一是深入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充分发挥团属新媒体矩阵优势,综合运用微信、微博及抖音等宣传载体,积极营造节约粮食的良好氛围,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二是广泛动员青年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积极发动全市各区、各系统青年力量,开展各类节约粮食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重视粮食节约,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习惯。
集美区把节粮减损要求融入市民共约、村规民约、行业规范中,强化移风易俗社会宣传。以6月5日世界环境日及“三节三爱”等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了“节粮减损,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活动,向师生普及节粮减损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同安区发挥融媒体宣传矩阵作用,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文明餐桌・光盘行动”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文艺表演、知识竞赛、发放宣传册等形式,普及节粮知识。
三、取得较好进展成效
(一)各机关单位根据自己工作职责分别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市委文明办围绕文明习惯养成、文明礼仪培育、城乡环境提升、健康生活倡导等,部署开展“文明用餐、节俭惜福”文明餐桌等行动。市港口局鼓励码头企业开展粮食“散改集”业务,2025年上半年,海隆码头完成“散改集”1.42万吨,536标箱,通过“散改集”避免运输途中的损耗及雨水对粮食质量的影响。市市政园林局切实做好我市厨余垃圾的管理工作,促进厨余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2025年上半年(截至5月底)累计收运厨余垃圾约18.1万吨,收运后厨余垃圾进行厌氧发酵产沼发电,从餐厨垃圾提取回收粗油脂约1581吨。
(二)集美区推广良种水稻和高标准农田取得成效。水稻良种旱优73覆盖率提升5%,鼓励农户开展水稻机械化插秧,通过均匀播种,每亩可节约水稻种子15%~20%。建设高标准农田,采用统一连片种植方式促进生产环节进一步高效高产。
(三)同安区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取得成效。截至2025年6月末,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已受理申请180份,补贴机具191台,受益户数171户,总补资金34.655万元。
四、存在问题
监督检查存在一些薄弱点,宣传工作中群众的参与度还有提升的空间。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推进仓储设施建设与改造提升工作。确保翔安粮库三期高质量推进,不断改善储粮保粮条件;加大绿色储粮、科学保粮技术研发投入,强化仓储规范化管理,持续推进智慧粮库建设,达到节能减排、绿色储粮的目的。
(二)强化科技投入,加强生产环节节粮减损。加强优良品种示范与推广,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生产技术指导,提升农户种植技术水平和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粮食农机化生产水平,科学制定农机化生产方案,在品种研发培育和栽培方式优化上做好节粮减损配套工作,推进粮食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工作。
(三)坚持科技驱动,持续提升粮食种植和综合利用技术。以市科技计划项目为抓手,鼓励产学研合作,支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粮食种植技术及产品,加快选育并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实施智慧农业,提升粮食种植技术;推广提升粮食加工数字化技术,提高粮食综合利用效率。
(四)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注重开展技术服务。通过实施科技特派员创新服务载体项目,示范带动适用的粮食种植成果应用,鼓励科技特派员持续开展节粮技术培训。
(五)落实企业监督管理,加强对粮食经营企业引导。持续关注各企业相关业务在生产经营方面的节粮减损管理,推动相关业务流程优化,做好损耗控制,以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全面落实节粮减损工作。充分利用对粮食企业检查时机,加强节粮减损的宣传,加强粮油储存管理,提高粮油保存条件,保障粮油质量安全,降低粮油损坏损失风险。
(六)持续做好反食品浪费相关工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的指导意见》工作要求,加大对餐饮浪费行为的监督检查和违法行为惩戒力度;常态化落实好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工作;加强城建市政餐厨垃圾收运队伍建设,在人员、车辆方面给予充分保障,进一步优化收运线路、收运时间,做好收运服务。
(七)继续开展节粮减损和爱粮节粮的宣传教育工作。下半年结合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利用线上与线下融媒体平台,推进粮食安全和节粮减损宣传,提升居民爱粮节粮、科学减损用粮意识;将节粮减损宣传带入校园,依托各类团属宣传平台,以遏制学校粮食浪费为重点工作,持续开展节约粮食系列活动,营造中小学节约粮食氛围,引导学校常态化开展“节粮行动”。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