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海运”品牌建设十大成果发布
来源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时间:2025-09-09 18:47

  9月8日,第七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发布了“丝路海运”十大建设成果。

  

  “丝路海运”是福建省立足海洋优势,着力打造的全国首个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航运综合物流服务品牌和平台,2018年在厦门启动实施以来,以“一个联盟、一批航线、一套标准、一个平台、一个论坛、一组政策”为重要抓手,着力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港航合作网络。经过近七年探索,“丝路海运”已发展成为国际航运物流服务新品牌和福建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截至目前,“丝路海运”已发布148条命名航线,通达4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座港口。“丝路海运”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梳理总结十大成果。

  成果一:“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列入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

  2023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将“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列入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丝路海运”由此从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部署,获得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与发展指引,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做出积极贡献,助力构建更加紧密的海洋命运共同体。

  成果二:创立汇聚全球港航贸领域的合作联盟

  自2018年成立以来,“丝路海运”联盟已发展为全球港航贸领域核心合作平台,联盟成员覆盖境内外港口、航运、物流、贸易、金融、科技以及高校和研究机构等行业领域,包括中远海运、马士基、地中海等国内外知名航商,中国信保、进出口银行、中铁集运、华为、宁德时代、腾讯、阿里等行业头部企业,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以及包括新加坡港、加纳港、格但斯克港、比雷埃夫斯港、阿布扎比港等在内的境外港口均已加入“丝路海运”联盟。联盟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通过资本合作、技术共享、标准共建推动产业链深度协同,构建跨行业、开放性、非营利的生态圈,助力“丝路海运”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联盟成员已超过350家,影响力日益提升。

  成果三:打造联通港航贸数据的国际航运综合平台

  2022年11月,“丝路海运”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平台(一期)正式上线运行,包含集装箱物流可视化、命名航线监测等功能模块。依托综合服务平台,“丝路海运”与新加坡PSA、北部湾港等国内外重要港口达成数据共享协议,联合交通部水科院、国家通信中心等智库开展贸易数据分析,发布《2024“丝路海运”贸易报告》等成果,拓宽数据共享场景,为联盟成员提供增值服务。

  成果四:构建贯穿物流全链条的港航服务标准体系

  “丝路海运”致力于构建高效运作的国际航运服务体系,通过加强与交通部水科院、上海海事大学、北京睿库等专业院校和行业智库的合作,“丝路海运”先后发布了港口、航运、通关、中转、多式联运场站等贯穿物流链多个环节的服务标准,逐步建设和完善“丝路海运”服务标准体系。厦门在全国首创“锂电池储能系统安全保障机制”和首个针对储能集装箱的海上安全运输指南。国内首部锂电池海运安全技术行业标准在厦门发布,与国际海事组织(IMO)相关国际公约高度衔接,为锂电池海运安全出口提供“中国方案”。

  成果五:举办系列推进国际港航贸合作的行业交流活动

  “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自2019年始,连续举办6届线下论坛,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一带一路”国际航运物流交流平台之一,吸引全球各地业内人士嘉宾超6000人次参与,发布《“丝路海运”蓝皮书》《“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倡议》等重要成果,并通过专题研讨、政策对话、项目对接三大核心场景,推动港航贸领域的知识共享、资源互通与创新协同,助力全球供应链韧性提升与低碳转型实践落地。“丝路海运”年会走进厦门、福州等海丝节点城市,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汇聚全球行业代表探讨发展趋势。2024年9月,首届港航贸产业对接会吸引了来自塔吉克斯坦、也门、摩洛哥、巴基斯坦等9个国家的超100位企业代表参加,为本地产业搭建海内外合作桥梁。

  成果六:智慧气象港航保障服务产品上线

  2024年9月,“丝路海运”港航气象综合服务平台上线,提供远洋船舶气象导航、港口航道气象观测、码头作业气象保障等全区域多维度服务。在国家气象局及气象服务中心支持指导下,探索践行“国船国导”国家战略,与北京全球气象导航公司创立联名品牌,推出“丝路海运远洋气象导航服务”产品,提供船舶气象预报、航路规划、航速选择等精准建议,实现航线平均优化率30%、航次平均节省航程19海里,是“船舶 + 智慧气象导航”领域全国创新探索实践。

  成果七:推出系列聚焦提升航运服务保障的鼓励措施

  为更好地赋能“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促进港航贸要素快速聚集,自2019年以来,福建省、厦门市相继推出促进“丝路海运”港航贸发展多项举措,对“丝路海运”开展国际中转、支线转运、海铁空联运、新增航线、推广品牌建设等增量业务加强服务保障、提升服务标准。促成首开两岸海空联运物流新通道,积极拓展海陆货源,由厦门港海运至台北港转空运至全球,实现“海运成本+空运时效”融合。

  成果八:构建东南方向陆海通道融合的海铁联运模式

  “丝路海运”与物流、铁路方合作成立福建东南多式联运有限公司,推动“丝路海运”海铁联运天天班开行,整合公路、铁路、海运,实现24小时“点对点”直达,采用“一单制”提升物流时效,加强与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推动“陆丝”、“海丝”有效衔接。2023年3月以来累计开行超1200列,货物品种拓展至200多种,运输时间缩短2天。2024年5月中国-海合会国家多式联运通道正式开启,节约物流成本25%,比传统线路用时缩短7天。

  成果九:开通首条拓展跨境贸易服务的电商快线

  依托“丝路海运”综合信息化平台,“丝路海运”发力跨境电商新赛道,开通国内首条“丝路海运”电商快线,以“两港一航”方式快速将货物运至国外,厦门的电商快件2天即可直达马尼拉,开辟了跨境贸易服务“新赛道”。自2022年开通以来,“丝路海运”电商快线集装箱吞吐量达10万标箱、运输160亿元多跨境电商商品,配套发布相关服务标准、打造专用泊位与启用海关监管中心、优化航线服务,树立行业标杆。

  成果十:构建智慧化管理的集装箱物流网络

  为解决传统集装箱无法实时掌握在途位置、箱体状态、箱内温度等异常情况的问题,投放近千个“丝路海运”智能集装箱,依托全球智慧物联、云网融合优势,配备北斗/GPS双定位与物联网卡,实时回传位置、温度等数据,通过全球定位平台实现物流全程可视化。定位芯片智能调整数据更新频率,降低功耗与成本,提升贸易安全与效率,实现集装箱智慧化管理。该项创新成果荣获由工信部颁发的“绽放杯”全国5G应用一等奖,并入选工信部发布的《金砖国家产业合作案例集》。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