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招商引资 高质量产业发展
时间:2019-04-29 10:15

高水平招商引资   高质量产业发展.jpg

  厦门市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发挥厦门经济特区功能优势,以大招商大发展为抓手,围绕培育千亿产业链群、总部经济、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社会资本,促进成果转化,以及重要平台载体等方面,聚焦重点领域招大引强,抓龙头项目,开展补链、强链、扩链行动;加强产业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功能区,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加快构建以现代制造为核心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以口岸经济为特征的旅游文化、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产业集群,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争取实现万亿产业集群的突破,以高质量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全面加快建设厦门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2019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厦门平板显示、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分别增长17.8%、16.3%、16.1%。

 

  发展新格局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新时代孕育着新机遇,新机遇呼唤新作为。产业是城市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所在,产业竞争力决定城市的吸引力。近年来,厦门重点打造包括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机械装备、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旅游会展、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都市现代农业在内的千亿产业链群,这是厦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实现赶超的重要抓手。

  这12条千亿产业链群,是厦门的优势产业。按照产业发展的定位和目标,市发改委会同相关产业部门,对全市重点产业进行梳理分析,制定产业发展路线图;抓龙头项目,开展补链、强链、扩链行动;加强产业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功能区,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比如,发挥联芯集成电路、天马微电子、戴尔计算机、厦门钨业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针对性地谋划实施一批填平补齐和配套延伸项目,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及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推动产业链条做长做强。

  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四新经济”,积极培育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海洋高新等创新型产业集群,支持第三代半导体、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新能源电池材料、基因工程药物等研发和产业化,实施“互联网+”、“制造+服务”行动计划,催生平台经济、数字经济、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多种新业态、新模式,加快邮轮产业、影视产业、婚纱产业等新产业发展。厦门不断壮大厦门产业筋骨,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加快促进产业集聚,不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提升产业竞争新优势。市发改委介绍说,当前,已有8条产业链群规模超过千亿,成为支撑城市快速发展的新增长极。

 

  投资新机会    聚焦精准招商

  聚焦重点领域,我市突出招商新思路,将主要围绕培育的千亿产业链群、总部经济、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社会资本,促进成果转化,以及重要平台载体等方面进行重点招商,做强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通过征集、筛选,目前已经梳理了投资机会清单200多项。

  近期,市发改委会同时市商务局制定完成了厦门招商手册、厦门招商地图。这个招商“作战地图”的背后,折射着厦门招商思路的改变,厦门正聚焦产业链群精准招商,围绕千亿产业链群的关键环节,厦门对标国内外先进企业和技术找差距、填空白,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台湾百强企业、央企和行业领导企业,突出招大引强,全球布局跟踪产业发展动态以及投资潜力企业,完善产业链配套,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

  厦门市将更加注重项目质量,提高产业层次。如计算机与通讯设备领域,重点发展高性能计算机品牌商,扩大智能显示终端规模;旅游会展等服务业领域,重点引进国际知名品牌酒店,邮轮、游艇、房车、国际性展会等新兴业态的项目;公共服务领域引进社会资本方面,侧重招引国际化优质民办学校、高水平医疗机构、高端养老项目等。

  视野更广,格局更大。厦门市还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牵头推进厦门、漳州、泉州、龙岩、三明市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厦泉、厦漳、厦龙、厦明经济协作,围绕产业链、价值链,推动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产业协同体系。

 

  “硬核”新举措    壮大产业集群

  哪里的营商环境好,人流、物流、资金、信息流就往哪里流。对标世界先进经济体做法,厦门在降成本、压时限、优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国家发改委在全国22个城市进行了营商环境试评价,厦门居第2位。

  今年国家发改委将在全国正式开展营商环境全面评价,对我市营商环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紧紧围绕中国营商环境便利度评价指标体系,按各领域指标保持全国大中城市居前列的要求,对标对表全国最优做法,以硬性指标倒逼改革创新,着力推动营商环境各领域补齐短板。全力做好建筑许可、跨境贸易、商事登记、纳税服务等国家部署的专项改进工作,积极推动获得电力、办理破产和执行合同、信用建设等专项领域的改善提升工作,争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厦门经验。进一步聚焦企业关切,贯彻落实《厦门市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实施措施》,围绕降低准入门槛、加强产权保护、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降费减负等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明确具体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逐项改进落实,切实提升企业对营商环境改进工作的获得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