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0102-16-00-2022-058
- 备注/文号:厦发改复函〔2022〕64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发展改革委
- 成文日期:2022-04-18
王朝晖委员:
关于您作为第一提案人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做强做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争创产教融合型城市的建议》(第20223158号)提案收悉,我委对您的提案高度重视,经与会办单位市金砖办、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工作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部门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把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作为推进人力人才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性任务,并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深化产教融合工作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主体作用,是促进教育转型升级,尤其是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
我市具有高新技术企业和教育资源高度聚集的优势,您所提出的做强做深产教融合,争创产教融合型城市,健全产教融合协同的育人体系,对于我市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非常具有建设性意义。
二、推进措施
1.强化规划引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工作。由我委牵头编制的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推进落实全国职教高地试点城市建设任务。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扩大“二元制”人才培养规模,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推动建设产教融合园区,深化校企合作,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厦门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产教融合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区域布局、产业布局和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构建校企融合发展新格局。在职业院校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瞄准千亿产业链(群),培育和打造一批与产业无缝对接的专业集群。在软件信息、航空、海洋、健康、旅游、高端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重点打造一批产教融合园区。建设一批具有区域行业特色,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2.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根据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方案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的通知,我委会同市教育局、人社局、工信局联合印发厦门市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市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培育范围、培育条件、培育流程、支持管理措施等,提升了企业积极参与或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为便于企业申报,及时开通了厦门市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申报平台。目前,我市共有19家企业入选厦门市产教融型企业建设培育名单。
3.加强产教融合载体建设。一是建设厦门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围绕厦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厦门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开展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力争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为厦门及周边地区集成电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积极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努力加快厦门地区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新路径。二是建设金砖新工业能力提升培训基地。依托厦门技师学院现有办学资源,在厦门市制造业公共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加快建设金砖新工业能力提升培训基地和未来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人才国际训练基地。三是推动以赛促训。落地厦门市金砖未来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举办“金砖国际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吸引两百多支海外队伍参赛,开展金砖国家技能开饭培训及技术认证交流等工作,举办“厦门金砖创新基地人才赛道暨留学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共有五十多个项目入围决赛。
4.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一是加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组建“厦门金砖新工业能力提升培训基地联盟”,首批授牌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厦门技师学院等5所院校,系统建立专业师资、保障团队及空间资源,开发针对金砖国家需求的多语种线上线下培训课程。围绕金砖及“金砖+”国家关注议题已经开展7期线上线下人才培训,覆盖金砖国家及德国、荷兰、巴基斯坦等15个国家,参训学员超2万人次。二是支持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为充分发挥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各自优势,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2020年市人社局制定出台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政策,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组织本企业职工开展学徒制联合培养,对学徒进行非全日制学籍注册,采用弹性学分制开展教学,对在规定学制内修获足额学分且取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或毕业证书的给予企业资金补贴。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委将根据提案建议会同市教育局等部门,强化规划落实,加大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力度,持续推动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技能提升培训等产教融合载体培育工程,从推进厦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战略高度,促进教育和产业体系人才、智力、技术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优势互补,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专此函复。
领导署名:潘力方
联 系 人:刘惺
联系电话:0592-2896156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4月18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