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0102-16-00-2024-051
  • 备注/文号:厦发改复函〔2024〕73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成文日期:2024-07-18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5005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7-18

卢海林委员:

  《关于在厦门市建立碳排放数据管理体系的建议》(第20245005号)由我委会同生态环境局、统计局、工信局、同翔高新城片区指挥部、火炬管委会等单位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加强碳排放的监测,是促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您的提案紧密结合我市碳排放管理工作实际,提出了建立全市统一的碳排放核算框架和模型、建设区域级碳排放数据监管平台、制定政策激励高耗能企业建立自主负责的碳数据分析平台等建议,所提建议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前瞻性,对我市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我委收到提案后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负责,会同生态环境局、统计局、工信局、同翔高新城片区指挥部、火炬管委会等单位积极展开研究,认真做好提案办理工作。

  二、措施与成效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出台多项政策举措,加强碳排放监测管理,引导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一)关于推动建立碳排放核算框架和模型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生态环境局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国家层面将统一制定全国及省级地区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并鼓励各地区参照国家和省级地区碳排放统计核算办法,制定当地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碳排放核算制度,还缺乏统一的碳排放测算标准及测算办法,地方暂不具备建立碳排放核算框架和模型的工作基础。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能源统计监测和碳中和碳达峰相关课题的研究和探索,在国家、福建省出台碳排放核算制度后,加快推动建立我市碳排放核算框架和模型,强化碳排放核算管理。

  (二)加快推进我市碳排放监测工作

  实施碳排放监测是推进碳排放“双控”的基础,我市从强化工作统筹、加强重点企业管理和完善监测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抓好工作落实。

  一是强化工作统筹。我市已于2023年印发市级碳达峰实施方案。对照国家和省里要求,实施方案已将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构建作为一项强化能力建设的重要政策保障措施,在我市“双碳”工作中予以统筹推动,并要求各有关单位加强组织实施和协调配合、强化责任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工作目标。

  二是加强重点企业碳排放数据管理。印发《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2023—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对纳入全国和地方碳市场的单位进一步加强碳排放数据管理。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组织企业制定碳排放质量控制计划、报送碳排放报告和碳排放监测计划;组织企业参加碳数据管理有关工作培训,提升企业碳排放核算和数据管理能力;加强对企业数据填报工作核查等。

  三是完善碳排放管理智能云平台建设。我市已建立了碳排放管理智能云平台,并逐步对平台进行升级改造。目前该平台已接入我市的主要工业企业,并基本涵盖了我市已纳入国家和福建省碳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该平台通过对企业碳排放的实时精准监测和对碳数据的深度挖掘分析,进一步提升企业碳排放精细化管理水平,助力企业开展减碳策略制定,为政府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碳排放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三)支持鼓励园区、企业建设碳排放管理系统

  2021年,我市发布《厦门市低碳工业园区验收技术规范(试行)》等低碳创建验收技术规范,为企业开展低碳创建提供技术指导。技术规范将建立低碳工业园区信息化服务平台纳入评价体系,鼓励低碳试点实施能源和碳排放监测管理。近年来,后溪工业组团、海润集装箱码头等多个低碳试点示范工程均已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同翔高新城也已有部分企业搭建碳排放监控及管理平台,实现企业内部碳排放智慧化管理,其中厦门ABB工业中心综合能源项目已纳入国家工信部第三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项目。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收您的建议,会同各相关部门,加快推动我市碳排放数据管理有关工作,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一是密切关注国家、福建省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推进情况,及时配合相关部门建立我市碳排放核算框架和模型,强化碳排放核算管理。

  二是继续用好碳排放管理智能云平台,推动更多的企业碳排放纳入平台管理,并加强对区域和企业的减碳分析,助力构建更全面、更精准、更高效的碳排放监测体系。

  三是支持同翔高新城探索整合各行业主管部门及园区企业能碳管理平台数据资源,研究搭建园区级能碳管理平台可行性。鼓励企业自主建立碳数据分析平台,科学开展节能降碳行动。

  四是探索建立全市统一的碳排放监测管理平台,实现碳排放动态监测、全景展示、趋势预测、智能决策等功能,有效提升双碳信息化管理水平,助力我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领导署名:简永丰

  联 系 人:李直

  联系电话:0592-5520115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7月18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