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0102-16-00-2024-053
  • 备注/文号:厦发改复函〔2024〕72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成文日期:2024-07-16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4020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7-16

致公党厦门市委:

  关于贵委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多方面触达多层次合作全要素规划促进产教融合发展》(第20244020号)提案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经会同相关部门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工作。厦门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始终将产教融合作为服务产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有机衔接。

  目前,我市正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贵委提出的多方面触达、多层次合作、全要素规划促进产教融合发展,对于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深化校企业合作

  1.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适应性。围绕我市“4+4+6”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求,动态调整职业院校专业布局,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建设市级30个特色专业群、20个应用型本科高校高水平专业、20个高水平高职专业和32个中职优质专业。

  2.构建校企互动的人才交流和培养体系。一是积极推动校企共建的人才流动。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专技人员采取挂职、参与项目合作、兼职等方式创新创业。同时引进多家行业代表性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授课。二是开展企业和高校对接系列活动。聚焦厦门市新材料、集成电路、机械装备等产业链在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发展需求,组织“企业进高校系列活动”和“高校走进厦门企业系列活动”。开展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技工院校校企合作联盟活动。三是设计开发数字化人才专业课程。在高校侧打破学科篱笆,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在产业侧,提供前沿技术、系统化知识。邀请全球知名公司资深顾问,先后调研1200余家公司,16所厦门本地院校,开展30余场交流与访谈,针对厦门产业链体系订制开发数字化人才培训课程42门,系统性建成数字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二)打造产教融合创新载体

  一是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按照国家战略,采取市校共建的模式,依托厦门大学加快建设集产业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攻关、成果转换于一体的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二是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不断打造专业群到岗位群、高校群到企业群的“群对群”强耦合产教融合新生态。培育7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2023年我市“闽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教联合体”列入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项目。三是成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紧扣本地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立“全国现代水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智能家居产教融合共同体”等,为行业提供跨区域、跨专业的人才供给。四是加快建设产业学院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坚持以产促融,推进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建设30个省、市级产业学院,10个市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三)建设特色产业产教融合区

  聚焦我市“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建立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教融合区。依托集美厦门软件园三期,打造软件信息、互联网产教融合区;依托翔安航空产业园,以大嶝岛新机场建设为契机,打造航空产教融合区;依托翔安海洋高新产业园,发挥海洋人才和海洋产业优势,打造蓝色经济产教融合区;依托海沧生物医药港、集成电路产业园,打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区;依托厦门科学城,打造先进制造业产教融合基地;依托航天人力资源产业园,打造航天人才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发挥厦门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旅游产教融合先行区;立足同安工业集中区、集美机械工业区等装备制造业基地,将同安、集美打造成为高端智能制造产教融合高地。

  (四)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

  一是开展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工作。为深化产教融合、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主体作用,我市积极贯彻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的工作部署,及时制定出台了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目前,我市共遴选出29家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工作。二是积极落实相关激励政策。纳入产教融合型建设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相关规定的,可按投资额30%抵免当年应缴纳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试点企业属于集团企业的,其下属成员单位(包括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对职业教育有实际投入的,可按规定抵免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三是积极申报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密切跟踪上级部门关于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的工作部署,助力我市意向企业积极申报。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研究和借鉴贵委提出的建议,积极加强部门协同,持续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支持政策,提升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着力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领导署名:傅如荣

  联 系 人:刘惺

  联系电话:0592-2896156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7月16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