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0102-16-00-2025-049
- 备注/文号:厦发改复函〔2025〕58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成文日期:2025-04-18
市数据管理局:
《关于厦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0251014号)收悉。我委作为会办单位,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杨帆委员聚焦厦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立足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存在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政策设计、加大算力基础设施投入等具体举措。我委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认真组织相关业务处室研究讨论,积极吸纳宝贵建议。
二、措施与成效
(一)谋布局,加强规划引导。做好顶层设计,牵头出台《厦门市统筹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方案》,系统构建以四大支柱产业、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大未来产业为核心的“4+4+6”梯次发展体系,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提升发展能级。2023年,经市委市政府决策,将新一代人工智能纳入五大未来风口产业范畴,系统部署设施、算法、数据等人工智能产业要素发展路径,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机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经市委研究同意,对我市“4+4+6”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动态优化,将人工智能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单列出来,进入未来产业序列,集中资源培育发展,着力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出台《2025年产业项目攻坚行动方案》,推动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
(二)筑基础,加速设施建设。牵头制订《厦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提出千兆光网、智算中心、城市大脑等建设行动,推进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重要项目,目前厦门数字工业计算中心、城市级车路协同及数字化智慧出行示范平台等98个项目在库滚动更新,加速布局信息基础设施,稳步发展融合基础设施,适度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着力构建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发展的全域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
(三)稳后盾,增强用能供给。坚持以加强能源供给安全韧性为目标,持续提升电力输送能力建设,增强本地电力供给,做大电力供给总量,提高电力供给质量,并大力推进新型储能和新能源建设,积极推动能源领域绿色转型,着力从能源方面为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发展强化保障。截至2024年底,我市分布式光伏总装机容量超7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全年上网电量同比增长达45%以上。
(四)优生态,加强体系支撑。实施群鹭兴厦行动,以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引进计划为抓手,支持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企业引进紧缺人才,优化人才服务生态,推动本地高校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坚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才支撑。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一)构建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坚实产业发展基础。坚持科技引领、适度超前、以用促建、安全有序的原则,加快构建系统完备、智能高效、绿色低碳、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开展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摸底,全面摸清我市算力规模、结构、投资、配套等方面情况,加强算力产业配套资源统筹供给。
(二)赋能行业创新升级,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依托自身优势地位,聚焦相关行业抗风险能力不强、智能化水平不足等需要使用人工智能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联合权威机构,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策划供应链、材料研发等领域项目,着力打造高质量行业数据集,提升算法模型水平,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资源要素保障,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生态。紧密对接国家“两重”等政策方向,组织发动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产业企业开展项目申报,积极向国家争取,力争纳入国家战略布局并获得资金支持。落实厦门市重点产业骨干人才项目实施办法,支持人工智能行业企业引进紧缺人才,加速产业人才集聚,不断坚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积极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领导署名:李晓燕
联 系 人:苏功勋
联系电话:0592-2896156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4月18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