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0102-16-00-2025-061
- 备注/文号:厦发改复函〔2025〕76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成文日期:2025-07-01
厦门市社科联:
《厦门推动社会信用数据创新应用的对策建议》(第20254110号)由我委独办。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作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厦门市积极推进信用数据的归集共享和开发利用,创新应用场景,不断提升惠企便民水平。贵单位关于厦门推动社会信用数据创新应用的对策建议,我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吸收,会同有关单位积极开展信用数据创新应用工作,并及时总结工作措施和成效。
二、措施与成效
(一)关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多源信用数据有效深度融合的建议
一是推进市区一体化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作为市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公开、使用和监督管理的统一载体,平台已实现和88个系统对接,汇集68个部门18亿条数据,公共信用数据应归尽归,并按规定进行信用数据共享,同时积极探索大语言模型等新技术用于数据清洗,进一步提升信用建设信息化支撑能力。二是建设上线“信用信息在金融领域创新应用共享专题库”,形成覆盖全市18个单位、61个数据项、524个字段的信用数据共享清单,基于厦门市信易贷平台部署的数据共享交换通道,向各入驻金融机构开放查询。三是深化建设信用大数据创新中心,引入企业工商、交通物流等市场化数据,累计可对外服务公共信用数据和市场信用数据超过589亿。四是积极发挥公共数据融合开发平台作用,大数据有限公司深入推动公共数据与非公共数据融合开发,公共数据融合开发平台已发布72个开发数据目录,上线10个应用场景。
(二)关于深化数字融合改革,以信用数据为核心构建数据要素生态的建议
一是信用大数据创新中心以“公共信用+市场数据”融合创新应用为核心,研发数据增值服务产品超过800个,提供信用数据服务超故1.1亿次条。二是与行业龙头机构共建“网络货运信用大数据”“信用+双碳”“数据智能”“信用+交通运输”等10个联合实验室,探索信用数据在行业领域创新应用模式,其中,在全国率先创新联合金融机构共建信用信息金融开发应用实验室,在多个领域开展“信用+金融+科技”应用。三是积极创新信用数据在信易贷应用,2019年上线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体系首个地方平台——厦门市“信易贷”平台,创新推出港航、政采、工程、园区、科技等垂直领域专属信易贷产品,有效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覆盖面及便利度,赋能重点产业发展。在全国率先开展“信易贷”数据要素隐私计算联盟试点,解决政务端“数据不出域”、银行端“标签、模型不出域”、数据安全融合高效计算等问题,切实推动信贷精准投。四是以信用数据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一纸专项信用报告替代37个领域无违法记录证明,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将涉及市场监管、法院、税务等领域办理的行政处罚信息修复、异常经营名录信息修复、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修复等19个相关“单事项”集合成信用修复“一件事”,对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部门业务系统,实现信用修复数据共享、修复结果互认。
(三)关于提高惠民便企质效,深化个人信用“白鹭分”应用场景建设的建议
一是拓展深化应用场景,个人信用白鹭分推出信用借阅、信用停车、新市民专区等累计在线惠民便民应用场景67个,其中全国首创“个人信用白鹭分+平台+金融机构”信用就医模式在全市62家公立医疗机构上线,超过86万市民开通使用;信用停车已提供超过171万次“先离场、后付费”服务;信用借阅使用人数超过34万人、信用借阅量超过4874万册,占全市总借阅册数的67%;新市民专区在创业、医疗、住房等领域上线42家金融机构的70个金融产品。二是实现城市信用分互联互通,与杭州、福州等11个城市实现个人信用分互认及惠民举措共享。三是强化个人信用信息的保护和管理,严格遵守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条例,借助信息加密算法、访问控制技术以及实时监测系统,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安全防护网,确保信用信息在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保密性。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委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积极推动《厦门市强化城市综合信用工作行动方案(2025—2027年)》落地落实,释放信用数据驱动动能、打造信用惠企便民场景、培育信用服务产业生态、优化信用新型监管机制,持续推动社会信用数据创新应用,提升信用赋能实体经济、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能力水平,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领导署名:蔡成果
联 系 人:殷永耀
联系电话:0592-2892875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7月1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