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0102-16-00-2025-062
- 备注/文号:厦发改复函〔2025〕77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成文日期:2025-07-01
黄文旭委员:
《关于在厦门市推广“光储充系统”的建议》(第20251055号)收悉,我委作为主办单位,高度重视,会同市工信局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近年来,新能源相关产业等新质生产力迅速发展并改变市民生活,“光储充系统”作为新能源设施体系的一部分,对我市城市生态文明构建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我市近年来大力推进相关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您提出的建议对我市新能源政策、充电设施建设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围绕产业链建设、选址分布等方面提出了极具价值的意见建议,对于我们下一步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二、措施与成效
(一)加强充电体系建设
为全面推进“电动厦门”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我委于2024年印发实施《关于印发进一步推动厦门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厦发改规〔2024〕2号),鼓励“光储充检”一体化应用,促进光储充检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目前,我市已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积极推动“光储充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企业已建成一批具备“光储充”功能的充电设施投入市场运营。
(二)开展新建运营补贴
为引导充电设施均衡布局,促进充电服务质量提升,我委于2024年印发《关于印发厦门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扶持补助办法的通知》(厦发改规〔2024〕3号),对我市行政区域范围内2024—2026年新建投运的电动汽车经营性充电桩进行补贴,鼓励企业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岛内外差异化补贴额度,引导我市充电桩合理布局。
(三)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我市围绕“4+4+6”体系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目前相关产业主要集中于锂离子电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等。在锂离子电池方面,我市已形成一批锂离子电池产业聚集基地,规划产能位居全国前列,搭建超过50家国家级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10家能源创新平台。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方面,我市企业以生产研发智能输配电成套设备、控制元器件、电源装置等产品为主,中高端中低压开关柜产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我市“光储充系统”建设情况,会同市工信局等单位进一步推动相关工作开展。一是推动“光储充系统”产业链发展。继续支持相关产业公司扩展生产研发规模,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整合水平。二是推动资源整合。依托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联席会议等机制,加强部门间协调会商,整合市政停车资源,盘活存量停车空间,加强与优质充电运营商合作,规模化、规范化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领导署名:简永丰
联 系 人:赵睿鸣
联系电话:0592-5520760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7月1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